這些關于融雪劑的知識你都知道嗎?融雪劑在降雪頻繁地區頗受青睞,是因為冰在其與水形成的溶液中能夠融化。那么,融雪劑化學原理是什么呢?
首先要說物質的凝固點,它是物質在固態和液態二者平衡共存時達到的溫度,亦叫熔點。其含義是在一定的外壓下,融劑液體與融劑固體具有相同蒸氣壓時的溫度。
雖然每一種純融劑都有固定的凝固點,但是當一種融劑中溶解有其他物質時,伴隨體系蒸汽壓的變化,融劑的凝固點就會下降。這就意味著,溶液的蒸氣壓比原先的融劑固體的蒸汽壓低,故融劑固體在原冰點顯然不會結冰。如果外界溫度高于這一溫度,“冰”便可溶化。
即鹽水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,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鹽之后就難以再形成冰塊。此外,融雪劑溶于水后,水中離子濃度上升,使水的液相蒸氣壓下降,但冰的固態蒸氣壓不變。為達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氣壓等的狀態,冰便融化了。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釋了鹽水不易結冰的道理。簡單地說,就是融雪劑降低了雪的熔點,使其更容易融化。